数字摄影测量
浏览量:1发布时间:2022-12-20 10:15:03
  概况
 
  数字摄影测量是指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提取所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测量方法。
 
  定义
 
  其一认为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取所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学的分支学科。这种定义在美国等国家称为软拷贝摄影测量(Soft Copy Photogrammetry)。中国著名摄影测量学者王之卓教授称之为全数字摄影测量(All Digital Photogrammetry或)。这种定义认为,在数字摄影测量中,不仅产品是数字的,而且中间数据的记录及处理的原始资料均是数字的,所处理的原始资料也是数字影像或数字化的影像。
 
  其二则只强调其中间数据记录及最终产品是数字形式的,即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从摄影测量与遥感所获取的数据中,采用数字摄影影像或数字化影像,在计算机中进行各种数值、图形和影像处理,以研究目标的几何和物理特性,从而获得各种形式的数字化产品,如数字地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景观图等。
 
  组成
 
  一、计算机辅助测图
 
  二、影像数字化测图
 
  (1)混合数字摄影测量
 
  (2)全数字摄影测量
 
  处理步骤
 
  第1步:图像数字化转换
 
  图像数字化转换的目的是将航空或航天的摄影类图像数字化为数字图像,并以二维像元灰度矩阵表示。
 
  第2步:数字图像的定向
 
  数字图像的定向包括整幅数字图像的内定向、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以确定相关参数。
 
  内定向:确定扫描坐标系和像平面坐标系的关系。
 
  相对定向:用图像匹配算法自动确定立体数字图像中的相对定向点的像坐标,用解析摄影测量相对定向解算相对方向参数。
 
  绝对定向:用已知控制点的像坐标和内定向参数计算控制点在一幅数字图像中的坐标,用图像匹配算法自动确定它们在另一幅数字图像中的坐标。
 
  第3步: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包括数字图像像元按扫描坐标系排列变换为按核线方向排列,且对图像进行增强和特征提取。
 
  第4步:建立数字地面模型
 
  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包括沿核线的一维图像匹配、计算点的模型坐标、建立带图像灰度值的数字地面模型。
 
  第5步:生成数字等高线
 
  根据规则格网DEM,采用一定的插值算法生成数字等高线。具体过程是首先在DEM中按规定的等高线间隔跟踪等高线离散点,然后光滑加密形成数字等高线数据。
 
  第6步:生成正射数字图像
 
  正射数字图像:用数字正射投影(数字微分校正)技术将原数字图像校正为正射图像。如果将数字等高线与数字正射图像套合,即产生带等高线的正射数字图像。